道德讲堂 经典故事 第六辑 品德修养
时间:2015/5/8 15:44:46 点击数:
|| 字号

    第六辑  品 德 修 养


    人生就是一次远航,沿途擦船而过的有狂涛的喧嚣,有前拥后呼的虚浮的浪沫,有看不见海岸线的汪洋。但是只要帆桅挺直,就可以不畏惧前方的惊涛骇浪,就可以不用躲避身旁的暗流漩涡,就无须害怕波澜迭起的浪峰,就完全可能到达彼岸。品德修养就是人的帆桅。


    人的外貌可以不漂亮,但是人的内心一定要美丽。几乎所有的树根花根都不美丽,但许多长出地面的枝、叶、花却是美丽的。它们靠那并不美丽甚至还有些丑陋的根 吸收养分和水分长出一份美丽来。世上很少有人因为长得美丽而受人尊重,相反,会因为身体之外的某些能力和成就,更多是因为内心的高尚而赢得人们的尊重与爱 戴。


    内心富有的人即使或是权重一时,或是才华绝伦,或是富可敌国,也绝不会恃才傲物、盛气凌人、目空一切,他们往往不断地擦拭心灵的窗户,往往会更加谦虚谨 慎、礼贤下士、平易近人,善良宽厚。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就是人的最美丽的东西。人人都具有这样的美丽,人间才会更加温馨,世界才会是美丽的世界。


    若想有意义地生活,就需要在心灵中搭设圣坛。搭设圣坛的材料就是理想、信念、毅力,还有优秀的品德修养。而此辑中所讲的故事可以给青年朋友们提供震撼心弦的资料。


    125、教授 巧 妙 尊 师

 
    导语:


  古语说:尊其师才能重其道,亲其师才能信其道。这位教授的做法,既为班主任老师树立了“师道尊严”,也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孩子尊师、亲师,重其道、信其道的良好品德。这对孩子来说,可以受益终身。同时,教授的高尚修养也值得我们学习。


    植物学教授的孩子,拿着一棵小草去问班主任老师:“老师,这棵小草的名字是什么?它有哪些特性?”班主任老师接过小草仔细看了看,坦诚地对学生说:“老师 是学数学的,教的也是数学课,对草实在没有什么研究,你爸爸是有名的植物学家,你还是回去请教你爸爸吧!”于是,孩子又把小草带回家,去向爸爸请教。爸爸 接过小草,打量了一会儿说:“我也不大清楚这是什么草,你还是到学校去请教老师吧,老师会帮你查资料搞清楚的。”说罢,他写了一封信,让孩子带给老师。老 师拆开孩子带的信,里面已经把小草的名字、特性写得清清楚楚,并解释说,这个问题还是由老师给学生讲清楚为好。老师最终给了孩子一个满意的解答。


    126、细 微 之 处 显 善 良


    导语:


  许多人以自己的优越条件为傲视他人、自以为是的资本,甚至以自己是城市人而沾沾自喜,瞧不起农村人;以自己的一技之长为资本,想凌驾于他人之上。这是浅薄、庸俗的表现。同情弱者,关爱弱者,是一种善良,是一种高尚,是一种高雅,它出于高尚的品格。


    许多年前的一个夏天,在一列南下的火车上,一位满脸稚气的男青年倚窗而坐,他是个农村娃,一件崭新的白色半袖衫遮盖不住黝黑的皮肤。在此之前,他连火车都没坐过,他要到南方去上梦寐以求的大学。男青年对面的座位上,坐着一对母子。车厢内闷热异常,男青年感到口渴难耐。


   “方便面、健力宝、矿泉水!”乘务员大声叫卖着。


    健力宝?男青年知道,这是一种极奢侈的饮料。读高中时,班里有钱的同学才喝得起,爸妈从来没给自己买过。如今,他要到外地上学了,衣兜里有了些许可以自己支配的零花钱。犹豫再三,他终于从衣兜里摸出一张皱巴巴的5元钱,递给乘务员。


    男青年不知如何开启这桶饮料。他把健力宝拿在手里,颠来倒去看了看。最后,他把目光定在拉环的位置。迟疑了一会儿,他从腰间摸出了一把水果刀,企图在拉环 的位置把健力宝撬开,撬了两下,发觉易拉罐的壳很坚硬,便停下了手中的水果刀,又把目光盯在了拉环处。这时,却听见对面的妇女对儿子说:“童童,快把健力 宝给妈妈拿来。”小男孩说:“妈妈,你刚喝过水,怎么又渴了?”“快!听话!”小男孩便站在车座上,把手伸进了车窗旁边挂着的塑料兜。


    妇女把健力宝拿在手中,眼睛盯在拉环上,余光注视着男青年,只听“砰”的一声,健力宝打开了。随之,车厢里又传出“砰”的一声响,男青年的易拉罐也打开了。妇女微微笑了一下,喝了一口,就把健力宝放在了茶几上,显然,她并不渴。


    许多年后,男青年参加了工作,却仍对这件事记忆犹新。他感激那位善良的中年妇女。她为了不使他难堪,没有直接教他易拉罐的开启方法,而是间接地完成了这一过程。妇女的举动是一种小小的善。
男青年把这种感激化作了更多小小的善,带到了社会的角角落落。

 

    127、大师 修 养 风 范


    导语:


  对于门生错误的提醒,勘弥大师故意地“闭上一只眼睛”。他不仅向门生道了谢,而且立即纠正了自己的“错误”。勘弥“视而不见”其错,不是糊涂,而是清醒,是理智,是宽容,是等待,是洞明心灵世界和教育真谛的若愚大智,也许这就是大师之所以为大师的地方。


    有一回,日本歌伎大师勘弥扮演古代一位徒步旅行的百姓,正当他要上场时,一个门生提醒他说:“师傅,你的草鞋带松了。”他回了一声“谢谢你呀”,然后立即 蹲下,系紧了鞋带。当他走到门生看不到的舞台入口处时,却又蹲下,把刚刚系紧的鞋带又弄松。显然他想以松垮的鞋带来表现一个长途旅行者的疲惫。有位记者到 后台采访,亲眼看到了这一幕,他问勘弥:“你该当场教那位门生,他还不懂演戏的真谛。”勘弥答道:


   “要教导门生演戏的技能,机会多的是。在今天的场合,最 要紧的是要以感激之心去接受别人的亲切,并给以回报。”

 

上一篇:道德讲堂 经典故事 第五辑 哲理感悟

下一篇:没有了!

文明之窗
通知公告

Copyright © 2015-2019 www.hnsyjyzx.com.cn All right reserved.  版权所有:

ICP备案号:皖ICP备19016889号-1  皖公网安备 34040302000254号  技术支持:翼腾网络

地址: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国庆东路22号  业务咨询电话:0554-3311560 投诉举报电话:12331  邮编:23200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