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药方法十大错!
时间:2015/3/12 17:05:37 点击数:
|| 字号

    以下就是上镜率最高的十大常见错误服药方法:


  错误一:简单的随一日三餐服药


  “一日三次”是药物学家根据实验测定出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速率后规定的,意思是将一天24小时平均分为3段,每8小时服药一次。只有按时服药才能保证体内稳定的血药浓度(血液中药物的浓度),达到治疗的效果。如果把3次服药时间都安排在白天会造成白天血药浓度过高,给人体带来危险;而夜晚又达不到治疗浓度。


  “饭前服用”则是指此药需要空腹(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)服用以利吸收。如果你在吃饭前刚吃进一大堆零食,那此时的“饭前”可不等于“空腹”。


  而“饭后服用”则是指饱腹(餐后半小时)时服药,利用食物减少药物对胃肠的刺激或促进胃肠对药物的吸收。同样,如果你在饭前刚吃进不少零食,也不必教条的非要等到饭后才服药。


  以下是一些需要在空腹或饱腹时服用的常用药:


  空腹


  氨苄青霉素、青霉素G、阿莫西林、红霉素、利福平、息斯敏、胃舒平、大部分中药或中成药等。


  饱腹


  青霉素V钾、阿司匹林、安定、复方新诺明、磺胺吡啶、环丙沙星、扑尔敏、帮助消化的胃蛋白酶等。


  错误二:躺着服药


  躺着服药,药物容易黏附于食道壁。不仅影响疗效还可能刺激食道,引起咳嗽或局部炎症;严重的甚至损伤食道壁,埋下患食道癌的隐忧。所以,最好取坐位或站姿服药。


  错误三:干吞药


  有些人为了省事,不喝水,直接将药物干吞下去,这也是非常危险的。一方面可能与躺着服药一样损伤食道,甚至程度更严重;另一方面没有足够的水来帮助溶解,有些药物容易在体内形成结石,例如复方新诺明等磺胺类药物。


  错误四:掰碎吃或用水溶解后吃


  有些人自己“吞”不下药或怕孩子噎住,就自作主张地把药掰碎或用水溶解后再服用,这样不仅影响疗效还会加大药物的不良反应。


  以阿司匹林肠溶片为例,掰碎后没有肠溶衣的保护,药物无法安全抵达肠道,在胃里就被溶解,不仅无法发挥疗效,还刺激了胃黏膜。将药物用水溶解后再服用也有同样的不良影响。


  所以,除非医生特别吩咐或药物说明书上写到,否则不要这么做。


  但服用中成药时有所不同。例如对于常见的大粒丸剂,就应该用清洁的小刀或手将药丸分成小粒后用温开水送服。为了加速产生药效,还可以用少许温水将药丸捣调成稀糊状后用温开水送服。


  错误五:用饮料送药


  正确的方法是用温度适中的白水送药。因为牛奶、果汁、茶水、可乐等各种饮料都会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,可能影响疗效,甚至导致危险。


  例如用果汁或酸性饮料送服复方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和黄连素、乙酰螺旋霉素等糖衣抗生素,会加速药物溶解,损伤胃黏膜,重者可导致胃黏膜出血;送服氢氧化铝等碱性治胃痛药,会酸碱中和使药物完全失效;送服复方新诺明等磺胺类药物,则降低药物的溶解度,引起尿路结石。


  用茶送服治疗贫血的铁剂,茶中的单宁酸就会与铁结合,减弱疗效。但以下特殊情况反而有助于发挥药效:


  绿茶水


  送服降压、利尿的西药。


  淡盐水


  送服六味地黄丸、杞菊地黄丸、知柏地黄丸等中成药。


  热姜汤


  送服藿香正气片、香砂养胃丸等中成药。


  热米粥


  送服调理脾胃的中成药。


  错误六:对着瓶口喝药


  这种情况尤其多见于喝糖浆或合剂。一方面容易污染药液,加速其变质;另一方面不能准确控制摄入的药量,要么达不到药效,要么服用过量增大副作用。


  错误七:多药同服


  多药同服,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很难避免,甚至还会引起一些你意想不到的麻烦。

合理用药
通知公告

Copyright © 2015-2019 www.hnsyjyzx.com.cn All right reserved.  版权所有:

ICP备案号:皖ICP备19016889号-1  皖公网安备 34040302000254号  技术支持:翼腾网络

地址: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国庆东路22号  业务咨询电话:0554-3311560 投诉举报电话:12331  邮编:232007